时间: 2025-04-11 19:54:32 | 作者: 高清滑环系列
详情 |
---|
在金陵电厂这片热土上,有这样一位党员,他以实际行动践行着“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精神,在理论学习、岗位技能、推动发展上勇当先锋,树起了一面鲜红的旗帜。他就是检修部副主任——彭劲峰。
无刷励磁机转子滑环磨损严重一直是困扰电气专业的技术难题。彭劲峰没有退缩,而是选择迎难而上。数次的实地勘察,夜以继日地分析、研究,他提出转子回路尖端脉冲对滑环电腐蚀的新思路,并通过科学计算验证了其正确性。这一发现,不仅解决了长期困扰电厂的难题,更为同类型电厂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面对西门子百万机组励磁机电枢绕组家族性缺陷,他开创性提出采用直阻方式判断绕组的健康情况,这一创新方法不仅有效解决了系统内外同类型机组碰到的棘手难题,更赢得了上海发电机厂的高度认可。他的身影,成为了电厂技术攻关中最坚实的后盾,他的每一次突破,都是对技术难题的一次有力回击。
“我是攻关工作推进的主导,也是一名员。每当检修专业设备存在隐患时,我会联合厂家、督促专业协调处理问题。难题必然不容易解决,于是我就变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一步步摸索着整改、推进。这样的一个过程会很繁琐,但能为电厂解决各种实际问题,我依旧很有成就感。”作为江苏公司优秀员,彭劲峰在党员大会上与大家伙儿一起来分享自己的工作感悟。
“紫来项目”污泥耦合工程历时15个月顺利竣工,该项目是华能金陵电厂自建厂以来历时最长的重点项目,标志着华能金陵电厂率先在百万千瓦等级燃煤机组实现华能自主知识产权的城市生活污泥前置干燥炭化技术的工业化应用和商业化运营。此项目的成功,不仅是技术上的重大突破,更是彭劲峰及其团队不懈努力、勇于创新的生动写照。
作为该项目的领军人物,彭劲峰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冲锋在前,以身作则。他每天大部分时间都泡在改造现场,协调物资采购、工程招标、队伍入厂,查看施工进度、质量,监督施工安全等等。他创新管理模式,创造性提出“安全三码”的管理制度,通过数字化手段强化安全监管,实现了安全风险隐患的及时发现与快速处理,为项目筑起了一道坚实的安全防线。他的身影成为了项目现场最坚实的支柱,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这一刻最大化,激励着团队中每一位党员群众奋勇向前。
最终,污泥耦合项目如期投产, 推动了金陵电厂差异化核心竞争力的锻造、生态环境治理能力的提升、传统火电企业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和内涵式的高水平质量的发展,为南京市“无废城市”的建设贡献力量。
为实现电厂的可持续发展,提升工作的前瞻性,彭劲峰组织团队成立了华能金陵电厂电气职工创新工作室,围绕安全生产、提质增效等中心任务,开展了一系列创新活动,成为电厂科学技术创新的引领者。在他的带领下,多项技术革新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发电机8瓦滑环改造,避免了跳机风险,本项目每年节约碳刷更换费用300多万;将ABB变频器重要参数整合并引出至后台,提高设备可靠性,项目荣获江苏公司创新成果三等奖;针对发电机在启机后及停机后的端盖动态注胶发明专用注胶工具,项目荣获江苏省电力行业QC成果三等奖。
该工作室于2023年荣获了“南京市职工创新工作室”称号。带头人彭劲峰的创新精神,如同星星之火,点燃了电厂科学技术创新的燎原之势。
在彭劲峰的眼中,培养年轻人才是公司发展的未来。他提出了“格物检查法”和“生态检修法”两种独特的检修理念,并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将这些理念传授给年龄小的员工。他鼓励徒弟们要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用实际行动去探索和发现设备的奥秘。
在他的悉心指导下,电气专业的年龄小的员工们迅速成长起来,不仅技术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更在各类技能竞赛中屡获佳绩。他的两名徒弟,一名荣获华能集团电气一次技能竞赛二等奖,成为电厂最年轻的集团公司技术能手;另一名则成长为配电攻关小组组长,多次获得厂部表彰。彭劲峰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工匠精神”的真谛,为电厂的持续发展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人才。
彭劲峰的故事,是华能金陵电厂检修党支部全体党员的缩影,是党支部党员先锋创效工程的生动实践。他们不断前行、追求卓越,共同为电厂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