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连云港①|产值突破2000亿元连云港石化产业何以“后发先至”?

时间: 2024-05-07 05:38:28 |   作者: 旋转接头系列

详情

  连云港市统计局近日披露的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4年一季度,连云港市石化行业完成产值546亿元,同比增长12.9%。

  在2023年,连云港市石化产业产值首次突破2000亿元,达2054亿元。

  如今连云港的石化“版图”,涵盖从基础原料到精细化学品的广泛领域,也已建起徐圩新区国家级石化产业基地、柘汪临港产业区化工园区、灌云县临港产业区化工产业园、灌南江苏连云港化工产业园区等产业园区。

  连云港并非石油资源产地,在2009年之前,石化产业都未形成大规模的产业集群效应。后发先至,石化产业何以成长为连云港市支柱产业?

  在连云港石化产业“后发先至”的进程中,徐圩新区国家级石化产业基地是一张名片。

  2009年,随着江苏沿海开发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依据《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提出的“依托深水港口资源,优先发展石化、造船等临港产业”,徐圩新区从一片荒芜盐滩启动开发建设。

  徐圩新区从零开始发展石化产业,至2014年已被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为全国七大石化产业基地之一:七大基地立足于海上能源资源进口的重要通道,覆盖投射周边沿海重点开发地区。

  其中的奠基事件是,自印染起家、2003年往产业链上游进军化纤的盛虹控股集团,于2010年继续向上游布局石化领域,盛虹石化成为第一个落户徐圩新区的石化企业。

  随着有突出贡献的公司的带动和基础设施的完善,一些上下游关联公司开始向基地聚集,产业链条逐步延伸,初步形成了石化产业集群的雏形。

  在建设中,连云港石化产业基地的产业定位逐渐清晰。按照2017年《连云港石化产业基地总体发展规划》,连云港石化产业基地以炼油、乙烯、芳烃一体化为基础,以多元化原料加工为补充,以清洁能源、有机原料和合成材料为主体,以化工新材料和精细化工为特色,形成多产品链、多产品集群的大型炼化一体化基地。

  2018年12月14日,盛虹16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开工建设,成为连云港市迄今最大的产业项目,目前也是国内单流程顶级规模的炼化一体化项目。

  连云港还以立法护航石化产业高质量发展:2023年2月1日,《连云港石化产业基地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条例》正式施行,成为中国首部推动石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地方性法规。

  目前,连云港石化产业基地正在打造以盛虹炼化一体化项目为代表的“芳烃、烯烃”双链石化产业链、以卫星化学投资的连云港石化烯烃综合利用项目为代表的高端石化产品链、以中国中化循环经济产业园为龙头的复合型产业链,目标成为全世界石化新的生产坐标。

  沿海发展石化产业,对港口提出了较高要求。作为港口工业城市,连云港还在徐圩新区配套建设了产业港——徐圩港区。

  在2008年部省联合批复的《连云港港总体设计》中,徐圩港区的功能被定位为:依托临港工业起步,慢慢地发展成为腹地经济发展和后方临港工业服务的综合性港区,以干散货、液体散货和散、杂货运输为主,并预留远期发展集装箱运输功能。

  目前,徐圩港区主航道10万吨级航道已通航,30万吨级深水航道已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可满足30万吨级船舶乘潮单向航行,建成投用泊位25个。

  石化产业要专业的石化码头,应遵循特定的安全距离标准,也应配备必要的卸载、储存和转运设备。利用航道淤泥,徐圩港区吹填形成10平方公里陆域,在该陆域上建成旗台作业区专业化泊位、2个10万吨级通用泊位等码头、徐圩港区预制厂、港口堆场和物流场地、口岸综合服务区等。

  在虹洋港储码头,记者看到,一艘载货量42000余吨的船正在装卸甲醇,甲醇通过装卸臂从船上转移至岸上,而后通过管线系统输送到罐区。有设备技术员和记者说,该码头主要装卸液体散货,甲醇、原油等原料在码头卸货,丙烯腈等产品在码头装货。

  放眼望去,这里没有物流港起落不停的龙门吊、来回穿梭的货车,只有绵延的管道、作业的船只。不远处的30万吨级原油码头,也泊有一艘黑色油轮。

  连云港徐圩港口控股集团安全环保科技服务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陈楠向记者表示,最开始港区的水深不满足建设深水航道的条件,但为保障30万吨级船舶通航,港区通过疏浚船开挖出了30万吨级航道,配套建设了30万吨级原油码头。

  值得一提的是,徐圩港区这条30万吨级航道是江苏开通的首条30万吨级深水航道,也是我国乃至世界上在开敞海岸淤泥质浅滩建成投用的等级最高的人工深水航道。其建成使徐圩港区能够直接接纳超大型油轮(VLCCs),大幅度提高运输效率及供应链的稳定性。

  据徐圩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卢忠宝介绍,徐圩港区已累计完成投资约340亿元,形成吞吐能力9000万吨,建成江苏省首个30万吨级原油码头及24个大中型泊位,具备30万吨级船舶通航条件,海铁联运、江海直达、路海互通的集疏运体系逐步完善,围绕石化产业链形成的区域一体化发展格局日渐清晰。

  在新材料领域,依托连云港石化产业基地的百万吨级芳烃、乙烯规模,连云港的化工新材料产业逐步崛起。

  从原理上看,化工新材料产品主要以原油、甲醇、丙烷为核心原料,依托大炼化、MTO、PDH主体装置,生产乙烯、丙烯等烯烃产品,再以烯烃为中间产品最终生产丙烯腈、甲基丙烯酸甲酯、EVA、EO及其下游衍生物等。

  如丙烯腈是生产“新材料之王”碳纤维的重要原材料之一。2023年,盛虹石化产业集团作为国内最大的丙烯腈生产商,与连云港碳纤维制造“链主企业”中复神鹰签署原材料合作战略协议,在丙烯腈产品供给方面开展合作,打通了石化产业的上下游,也有望提升连云港石化、新材料双链的韧性。

  在“一滴油到一根丝”的“延链”发展模式之外,石化产业也带动了连云港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

  如碳纤维复合材料是生产大型风电设备核心部件——风力叶片的主要原材料,为连云港建成亚洲最大风电装备研发生产基地提供了基础。

  另外在流体装卸装置领域,2021年12月,全球首台具备自动对接功能的LNG卸料臂在天津LNG接收站正式投用。这条来自连云港杰瑞自动化有限公司的杰瑞LNG卸料臂,俗称“中国大臂”,突破了低温旋转接头动态密封、主动紧急脱离等关键核心技术,是实现LNG运输船与接收站间LNG安全快速装卸的设备。

  连云港杰瑞自动化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志成和记者说,截至目前,卸料臂已稳定运行2年多,累计装卸LNG一百万吨。“我们是从最难的LNG(液化天然气)开始,因为它要求零下163℃作业。如果用于常温的原油、汽柴油,可能更简单一些。”

  2021年以来,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关于严格能效约束推动重点领域节能降碳的若干意见》《石化化工重点行业严格能效约束推动节能降碳行动方案(2021—2025年)》等文件,打响石化行业低碳转型的发令枪。

  “后发”特色,赋予连云港石化产业以转型灵活性。从连云港石化产业的绿色发展路径看,技术创新是一大关键。

  原料创新方面,连云港石化有限公司采用轻烃为原料生产乙烯,轻烃裂解制乙烯能耗是原油制乙烯的一半;乙烷裂解副产的氢气,还可用于发展氢能源产业。

  产业链创新方面,今年3月,盛虹石化还率先贯通了“二氧化碳—绿色甲醇—锂电池新材料”绿色负碳产业链,回收利用炼化装置尾气中的二氧化碳,生产出锂电池电解液的重要溶剂——EC/DMC。

  在倡导清洁生产、建设循环经济体系、加大环保设施投入、推广节能减排技术之外,作为江苏唯一一家核电站的所在地,连云港也在推动石化产业供能的绿色化。

  在2024年连云港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推动石化基地绿色供能工程投产供汽是2024年主要任务之一。这便是田湾核电蒸汽供能项目,该项目为全国首个工业领域大规模核能供汽工程建设项目,也于今年入选国家首批绿色低碳先进的技术示范项目。

  在田湾核电站,江苏核电有限公司经营计划处处长叶峰和记者说,该基地正在进行蒸汽供能项目联合调试,未来每年能够向连云港石化产业基地提供480万吨工业蒸汽。“通过核能加热,向石化基地供汽,我们是全国工业领域第一家。”

  记者了解到,该项目以清洁能源——核能为热源,生产出的工业蒸汽通过低压蒸汽主管输送至20公里外的徐圩化工园区,可实现每年减少燃烧标准煤40万吨,等效减排二氧化碳107万吨、二氧化硫184吨、氮氧化物263吨。